重新描绘历史的脉络
拨开吉州窑木叶盏的身世之谜
史载,吉州窑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民间窑场,其瓷器品类融汇禅学与儒家文化,吸收多种工艺,装饰新颖独特,格调清新质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吉州窑的瓷器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非木叶盏所属。木叶盏是吉州黑釉的佼佼者,内外均施黑釉,盏内放一片桑叶,送入窑室烧制。在经过1300度高温之后,这片桑叶不仅没有灰飞烟灭,相反,其美丽的纹路、形体、脉络永恒而完整无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盏上。
从宋元时期开始,天目木叶就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另外,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天目木叶盏,并称其为“世之神器”。由此可见,这一举世无双的木叶盏工艺及其产品,如今已经被人们视若瑰宝。
另外,禅宗文化是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因。因此,江西境内的吉州窑也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深受禅学的熏陶和滋养。唐末五代时期,“饭后三碗茶”已经是吉州禅寺普遍流行的“和尚家风”。茶能养生,又是得悟途径,因而茶助禅,禅助茶,禅茶一味。
一叶飘空天似水
木叶与禅机
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桑叶盏便应运而生。桑叶置于盏中,在经历高温烧制后只留下叶脉,看似残破的纹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脱去旧体,得悟真纯,这也许是吉州窑的艺匠们对于禅,对于茶的看法吧。
金风体露复何言?大道从来绝变迁。
一叶飘空天似水,临川人唤渡头船。
这“一叶飘空天似水”,则高度契合吉州天目木叶盏盛满茶水之后倒映着天空给人的视觉感受。
但是一件优品的木叶盏,
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烧制成功。
吉州窑经历几经衰败,
烧制技艺一度成为不解之谜。
又由于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
历来一直都是人们高不可攀的奢侈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