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瑞兽形铁秤砣:拨开历史迷雾的手指

2015-03-06 09:06:23 来源: 今晚经济周报
推荐关键字

\

\

\

  瑞兽形铁秤砣是我国收藏界少有的、尚未研究透彻的品类之一,截至目前,有关瑞兽形铁秤砣尚未有任何专业性书籍问世。

  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严谨与认真早已化进崔省柱的骨血。他谦虚地说,自己早年收藏的瑞兽形铁秤砣数量有限,研究成果恐怕不具普遍性。但现在,他已经收藏了一百五十余个品种、近260件瑞兽形铁秤砣,放到一起去研究应该是能说明有关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很多问题的。

  产生:为何会有瑞兽形秤砣?

  参展也好,把玩也罢,崔省柱总会面对“瑞兽形铁秤砣是何时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秤砣”等问题。这样的问题被问得多了,他对收藏与研究也愈发谨慎起来。在研究瑞兽形铁秤砣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期间,崔省柱在河南考古研究所冶铸专家李京华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铁器艺术》一书中看到:“魏晋及其以后的宗教大发展,寺院中铁器件渐多,铁器上的铭文和纹饰得到飞跃性发展。”随后,在另一本《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中又有“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铁范,最明显的是浇口改良为倾斜浇铸型,只要把铁范合好后倾斜放置,压上重物、或浇铸者踏上一只脚即可浇铸铁水,待转入固态时即可开范,取出铸件合范再铸如此反复进行铸造,可称为快速的连续铸造法,较汉代铸造产量更高”的描述。这两个史实的发现,令他在藏研路上顿开茅塞。他意识到:“‘铭文和纹饰的飞跃性发展’给铸造瑞兽形铁秤砣提供了技术保障,改良了的铁范给铸造瑞兽形铁秤砣提供了数量上的保障。”

  在挖掘到铸造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诞生背景后,崔省柱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原秘书长现委员刘东瑞老先生的点拨下,从佛教的历史入手,开始考究瑞兽形铁秤砣的文化诞生契机。他发现,由汉明帝引入国内的佛教,在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后,终于在南北朝时攀至全盛。

  1999年,在天津第三工人文化宫的旧书市场,崔省柱淘到一本《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其中一篇文章介绍了隋宋忻夫妇墓中出土的一对镇墓兽。看到那幅图,他不由得心头一震。“此镇墓兽尾部的艺术造型与我收藏的两件瑞兽形铁秤砣的尾部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推断那件十字尾的瑞兽形铁秤砣是隋朝的艺术风格。出土的这两件十字尾秤砣至今已有1400年,是瑞兽形铁秤砣的里程碑。不过这只是一个孤证,在考古学上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使我们可以向前找到南北朝的依据,向后找到唐朝的依据。”流传:被冷落的“群众角色”

  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收藏热之前,几乎没有人了解曾深入过千家万户的瑞兽形铁秤砣。从诞生至今,瑞兽形铁秤砣历经1400多年光阴的打磨。这其中的几次收藏热里,它都是被冷落的“群众角色”。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权衡器具的不断革新,瑞兽形铁秤砣也早已淡出使用领域。这令崔省柱有了一种紧迫感。他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与复兴,迫切希望国人能较好地传承自己的文化。他说,这是文明的延续,更是民族的骄傲。

  因为不被重视,瑞兽形铁秤砣的流失便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无形中增大了收藏的难度。“瑞兽形铁秤砣的存世量本身就很少,在经历了多次的大炼钢铁之类的运动后就更少了。另外瑞兽形铁秤砣的耐腐蚀性很差。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湿不干就半年’。在潮湿的环境中,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把瑞兽形铁秤砣锈蚀得面目全非,失去了收藏的意义。”

  二十余年的收藏路,崔省柱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未被关注的、即将消失的瑞兽形铁秤砣系统地、完整地收集整理起来,不仅填补了权衡史上瑞兽形铁秤砣记载的空白,也填补了隋唐时期没有权衡器被发现与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民间实用器的雕塑艺术提供了系统的研究素材,并且为研究古代先民的审美情趣和习俗的变迁提供了第一手的直观资料。

  收藏:解开历史的“谜团”

  在崔省柱的收藏中,上起南北朝时期下至清末,不同年代、不同地域、铸造工艺迥异的瑞兽形铁秤砣均有涉猎收藏。每次把玩、欣赏瑞兽形铁秤砣,他总能被浩然袭来的古风与令人惊讶的瑰丽所虏获。他笑说,一个简单的物件,因为铸上了历史的印记,所以总能轻易把人拽入对遥远岁月的怀想之中。

  数量庞大的瑞兽形铁秤砣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与之相对应的那些秤杆又到那里去了?这是个迷。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科学技术发达的隋、唐、宋三朝真正传流下来的、被录入《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的秤砣寥寥无几,亦是个谜团。还有,权衡器具从四千多年前被发明,却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才只留下了万历年制的两支戥秤,历史谜团似乎越来越大了。崔省柱认为:这些迷只要有一个被破解,就能一解百解。

  古时有句话:“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崔省柱坦言,今时的人们很难理解这句充满哲学辩证色彩的诗句了。“沿着瑞兽形铁秤砣形成的时空隧道,穿行在大唐盛世的时空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瑞兽形铁秤砣重在写意,风格浪漫,鬣毛飞扬,有得道成仙之感。如果说大唐盛世的瑞兽形铁秤砣是一部华彩的乐章,那北魏就是它优美的序曲,在写实上下功夫,风格朴实细腻。宋代的瑞兽形铁秤砣雕铸风格粗放而豪迈。金、辽、西夏的兽形铁秤砣在文化撞击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带着迥异于中原风格的草原气息。”崔省柱介绍,早期的瑞兽形铁秤砣那种庄严、威武的形态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有一种威慑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兽形铁秤砣逐渐向实用风格偏移,慢慢脱离了创始之初的用意。”

  在崔省柱的心中,每一个瑞兽形铁秤砣都闪烁着先人的智慧。在收与藏中,带着庄严佛教色彩的千岁瑞兽形铁秤砣深潜在平民百姓的家中。它们见证了千百来中国社会的更迭与兴衰,周身布满沧桑岁月摩挲的痕迹,夹裹着中国器具的权衡史,铭刻着冶铁、铸造、雕塑艺术的精进。今朝,它静默地站在世界面前,吟唱着中国古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本期收藏家:崔省柱

  崔省柱,天津市钱币学会会员、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员、兽形铁秤砣收藏家。1951年生于天津红桥侯家后中街桥章胡同一个裁缝的家庭。父亲崔鳯岐承揽瑞蚨祥中号、鸿记二号的华服业务,母亲王淑清掌管服装制作及师、徒、家人的衣食起居。

  数十年来,崔省柱为收藏走遍大江南北,天津古物市场每周必到,北京潘家园、报国寺经常光顾,网店则天天浏览。他先后结识了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现鉴定委员刘东瑞先生,计量专家邱隆先生,邱光明女士,艾学普先生,陈传岭先生,为研究瑞兽形铁秤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崔省柱看来,收藏之始是兴趣,继而是爱好,达到一定深度后,收藏就成为一种责任与担当,他的目标是要“保护计量文物,弘扬传承中华计量科学文明”。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龘藏·二零一六年秋季拍卖
成都崇古尚珍网络科技有限
预展时间:2016年10月19日 14:
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
海纳百川13届名家书画拍卖
上海博海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16年12月21日-22日
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
2016年秋季中国书画精品拍
北京御宝嘉和国际拍卖有限
预展时间:2016年10月21日-22日
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头条战报】佳士得香港秋拍26.27亿港
  2. 2【雅昌快讯】中贸圣佳2019秋拍预展启
  3. 3【雅昌专稿】无界无束!开放的杭州纤
  4. 4【看展预告】相貌·胡武功影像50年摄
  5. 5【雅昌快讯】时代最强音 二十世纪八
  6. 6陈雅婧:须磨弥吉郎藏齐白石书画研究
  7. 7全国征稿 | 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
  8. 8【战报 】刷新8位艺术家纪录 富艺斯香
  9. 9【逝者】突发!南京当代水墨艺术家陈
  10. 10【雅昌专稿】中国写实画派十五年:一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