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有一句谚语,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银边。
见到金缮过的器物,第一眼便想起这句话来。
金缮是一种器物的修补工艺,以大漆作为粘合剂,将碎片粘合,以金粉、金箔修之缮之,让破旧的器物得以重新焕彩,得以再次亭亭耀目。
老旧而破碎的器物经过金缮,沉闷黯淡之上,多了一层耀眼的光华,宛若重生。
金缮,本源于中国的描金漆艺,却是在日本被发扬起来。有人说,日本的侘寂美学催生了金缮这样一种独一的美学工艺,不以残破为陋,反以为美。在残破之中,生命的物哀、自然的声息,被呈现得婉转、曲折又绵密悠长。
而在中国,则有物尽其用,择其弊处而缮之之意。
金缮,不止于修缮完复,更是尽善,尽美。
修缮之人,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温柔不过的人。
面对世间的残破景象,亦是温柔处之,以端然之心敬之爱之,以最贵重的物质去修补残缺,以最慎重的态度去面对破裂,以最隆重的仪式去接纳生命中种种的不完美。这不只是对于器物的态度,更是对于生命的态度。
器物如人,亦有生命,亦是脆弱着,同时顽强着。
在经年累月的磨损中,瓷器有了裂纹,木器有了断痕,白玉成了碎片,紫砂碾为破瓦,像是岁月本身,总有一些缺裂的沟壑。从事金缮之人,便是这岁月沟壑中的缝补师,一来修物,二来缮心。
修缮之前器物的破碎之况
金缮修复师邓彬便说过一句话,“比起修复本身更重要的是,修复人心。如果它对物主有情感上的意义,价值就无法估量。”
器为人所用,每一件器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独特的脉络,独特的呼吸,都承载着所用之人不一样的情感记忆,记录的是一段无法复原的时光。
每一个破碎都藏着一个故事,也正因此,连残缺都是值得温柔相待的。
因为珍贵,所以才更加需要修补。修补也正是因为珍惜,为了更加长久的陪伴。毕竟,器物有价,时光却是无价的,所以有多少的小心翼翼,便有多少的珍重在意。
邓彬曾经修复过一个玉镯子,是一个女孩想要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想要给母亲惊喜的女孩,偷偷将早已经断裂的镯子送来修复,只为让它以一种完整的姿态重新活在母亲的生活里。想来,这个镯子曾经必定承载过母亲美好的回忆,所以女孩才会如此用尽心意。
而作为修复师的邓彬为了全女孩这份心意,亦是整晚守在阴干室旁等待最佳的描金时刻。
金缮修复师们专心于修缮破碎器物
金缮修复与一般的修复不太一样。通常意义的旧物修复都是追求修旧如旧,而金缮的修复却是将旧化为新,更像是一次二度创作。修复师们沿着器物原本旧的脉络,走线描金,将新的时间铺陈在旧的时间之上,像是两个不同世纪的骤然相逢。
至此,故事,变得丰盈起来;岁月,在沧桑之外,有了灵动之感;器物,有了新的褶皱,有了新的呼吸,也有了新的生机。
经过大漆粘合,经过描金创作,修缮过后的器物不似从前的圆满,却有了全新的生命。好似凤凰涅槃,虽非昨日之美,却是有了另一种风情。
本是修补,金缮过后,却更加像是添了与生俱来的一种胎记。带着这样的胎记,器物重新开始一番新的轮回,一路走,一路丢,一路破损,又一路修复。
被称为当代金缮修复第一人的邓彬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做着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事情,却不知,他们其实是在温柔地与这个世界相爱。
从事金缮修复的师傅们便是如此,克服天然大漆的过敏,静待漫漫时光的流逝,静静的,以虔诚的心,一遍一遍打磨,一遍一遍调试。
髤饰坊内埋头从事金缮修复的90后年轻一代
修补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路顺畅的,有时候是人与漆的较量,有时候是与器物原本生灵的较量,有时候又更加像是自己与自己的一种较量。
工序的反反复复,时间的重重叠叠,人在时间中渐渐变成影像,却依旧在较着劲,想要做到更好。
他们尽着最大的善意,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用最大的热忱,去将这些不完美变得完美。他们与这个世界温柔相爱,将每一道破碎都缝补成优雅的精致。
所以说,这个世界,如果连残缺的沟壑都是精致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呢?
- END -
来源 | 谁最中国 编辑 | 万奇匠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