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是做减法的技术,也是修剪心灵的艺术。去掉纷繁复杂,有舍才有得,雕刻切削的过程,也是修心历练的过程。
取舍判断,并不仅仅是雕刻时候切削去料,更多在于内心的克制,在于对手工高标准的信念坚持。
今天且用紫檀为例:
不少朋友收藏倦勤轩的紫檀作品,其上手的质感和实物的韵味,不同于他们之前接触的其他作品,雕刻自不待言,每件都是不同的手工韵味,就从材料这点上看,也呈现出非常突出的质感。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诀窍,巧不如拙,砥砺琢磨,日拱一卒,慢功夫出精品,这就是诀窍。都知道,但是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
用一件小把玩举例,从选材开始,尽量挑选风化“熟透”的真正的老紫檀,这点就淘汰了绝大部分人。因为从经济的角度,最容易的当然是选择最实心最好找也最便宜的紫檀新料。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新料的密度油性都比较差,因为生长时间不够,就像打激素几个月出笼的猪,和漫山遍野撒欢的野猪,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都顶着八戒的名头。
老料,其实行内都知道,就像四个轮子都是车,但是车中有奔奔,也有奔驰,更有兰博基尼、法拉利。老料中也有不同的等级区分,从大的方向看,越是年份长,风化侵蚀后留存的部分,往往是木质精品,是最好的部分(前提有一个,就是保存条件不要太恶劣)。这样的材料,往往外表空朽枯烂,但是雕刻时候能感觉到坚硬如石,内敛的油性远远超过普通老料,而且陈化通透,是最“熟透”的古董级别的紫檀。
小件作品,耗时2个月,等待更多是对心灵的砥砺
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料子,却少有人用来做雕件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经济效率不行。
95%的雕件都不会选用古董老料手工雕刻,而是普遍新料做机雕的原因如下:
一、原料方面
新料方便机雕——机雕需要实心的材料,多的机器能一次出4件、8件或者更多一模一样的毛胚,但必须是实心,不然因为机器无法自己调整,会报废材料。
综合看来,新料和老料的利用效率有十倍以上的差距,如果和古董老料比,那更是差距悬殊。
(纯正的爆老风化古董级紫檀——倦勤最钟爱的紫檀料——也是成材率最低的料子)
二、人工+技术方面
机雕不需要大师,而手工则大师难觅——机雕,顾名思义,机器一响,雕件毛胚自来,不需要太多人工,也不需要太高水准的人员,在人工成本上会省掉很多麻烦。
手工雕刻则相反,大师凤毛麟角,不是有钱就能请到,也不是有大师就一定能每件出精品。
机雕批量无需太多设计——机雕都是现成的模具,无需设计水准,无需前置审美,用新料做机雕,速度非常稳定,能批量不断生产。
手工雕刻,需要设计者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才能根据每个材料的空裂枯朽,不断做设计上的调整,一旦动刀没办法做大的设计改动,因此需要慎之又慎,反复考虑,设计时间很长。
机雕打胚速度快——机雕打胚,基本上机器可以连轴转,不断出炉,几乎可以说平均到每一件,打胚时间忽略不计。
三、为什么坚持选用古董级别老紫檀做手工禅意雕刻?
其实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确实很不划算,而且也没有办法扩大规模,始终只是小众手工,坊间传承,全靠口碑。但是,我觉得每一条道路,存在就有其理由,总需要有人去尝试去践行,这只是每个人观念和选择的问题。
《致匠心》
——李宗盛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20出头入行,30年写了不到300首歌
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
一个人有多少天份,跟他出什么样的作品
并无太大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
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
人不能孤独的活着
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所在意的,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
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 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吵杂
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
我得先成就它
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
手艺人往往意味着
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
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
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坚持品质 价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禅雕
+
什么样的作品能取悦你
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义你自己
+
匠人精神 手工原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