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于各种原因,民国政府没有发行带纪年的流通货币。时至今日,很多银币爱好者对“民国二十四年孙中山双帆壹圆银币”(以下简称24年)的认知任然非常模糊,关于24年身世的说法也是多个版本。如果要弄清楚这枚银币的前世今生,我们还得从几个时间点上来寻找答案。
1933年和1934年两年中,美国颁布了《白银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等措施,并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由于国内白银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国内囤积白银走私出境大幅度增加,导致国内银根吃紧,银行挤兑时有发生,银行钱庄和企业的倒闭数量激增,这也迫使民国政府加快了币改的步伐。
1935年11月3日,民国政府发出公告,确定了白银归国家统一管理,私人手里的白银必须换成法币,银元不再作为工商业及公私往来的合法币种。
基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民国二十四年没有发行带纪年的银币
是正常的。在国库白银告急,民间白银走私出境猖獗的年代投放银币,无疑是给狼投食。
那么,没有发行是不是就不存在24年这枚银币呢,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民国政府铸币的惯例,当年要发行的货币要在上一年年底以前完成设计、制模、送样审查等等一系列的手续。据史料,二十四年本来是计划发行三千多万元的银币,但库银吃紧,发行最终搁浅。八十多年过去了,今天银币爱好者对24年银币的猜想依然没有统一,有说24年银币根本不存在,也有说铸造后没有发行,还有说只是试铸了,到底上面的三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呢?
首先,第一种不存在的说法是不严肃的,没有看见不等于没有;第二种说法值得商榷,按当时的经济状况,投放银币已经不能拯救国内经济,只会带来更多的走私及恶意囤积,再说币改政策已近尾声,有必要花费人力财力来铸造发行一种不久就要回收的货币吗?所以,笔者认为24年银币只是试铸品应该是正确的说法。
试铸就意味着稀少。
24年银币试铸品到底有多少?这个可能是每个银币爱好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根据我在网络上搜素和通过币商了解,24年银币的存世量不会太多(假币倒是不少),国内各大拍卖行也没有拍卖记录,所以,存世量估计在10枚以内。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目前市场和网络上展示的难道都是假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真币说起。
凡是历史曾经留下的,总有被发现的一天。
近日,笔者有幸从友人那里见到了24年银币的真容。这个币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大佬私铸而采取的防伪措施,如果发行出去,在那个年代是没有人能仿制的,就算放在今日,要仿制也非常困难。从防止伪造的角度看,24年算是民国银币的巅峰之作。
24年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在右帆上方,有个长度约2毫米,宽约0.4毫米的凹痕,这个凹痕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放大后能看出沿口一边是平的,一边是锯齿型,整体看就像一把弓平放在那里。 由于是试铸币,这个凹痕造型上不是很美观,细看会认为是币面的瑕疵,民国财政部曾要求把24年当国币来制作,假如要正式发行不知道会不会抹掉这个痕迹。
还有一个标志就是从右帆边的旗子那里开始、用凹点凿出来的代
表风从右到左在吹的线条,这个线条肉眼看不到,整个双帆面有数条这样的线条。
另外,最精妙的防伪标志是几只飞翔的海鸟。最大一只海鸟的长度为1.5毫米,宽0.03毫米,是通过巨大的压力挤压出币面的一点银片,压制成弯曲的、形态像鸟的线条构成的,放大150倍,能看出线条高于币面,呈浮雕状(用手无法感觉到),整条线异常坚硬、耐磨,亮度明显高于其它新磨损处。
从以上的防伪暗记来看,24年的防伪标志是和币面图案同时压制成型的。特别是右帆上方的凹痕和海鸟,假如没有足够的压力,凹痕的沿口会显得粗糙和不平整,组成海鸟的线条也会缺乏硬度,很容易被磨损掉;如果是后期用大吨位的压力机另外加工,反作用力则会在币的另一面留下作伪的痕迹,所以说24年是民国银币的巅峰之作一点也不为过
通过对24年的仔细观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该币制作精美,易于辨识,在充分熟悉防伪暗记后,收藏到假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本文章由中艺复兴文化艺术商城陈先生撰写。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小编每天会有不一样的讲解。
中艺复兴文化艺术商城主要是打造的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买卖双方自由交易,值得每位藏友拥有。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