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但氧化铜的呈色难以控制,在高温中容易挥发,所以烧造难度极大。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因为皇帝姓朱,所以特别喜欢红色,但氧化铜极易挥发,搞不好变成釉里黑。到永乐宣德以后,几乎绝迹,到清康熙才将这一工艺恢复。
明朝洪武年间,釉里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釉里红瓷器较,造型纹饰上颇有元代遗风,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尤其是洪武早期的釉里红制品大多呈黑红色,不够鲜艳,有些甚至烧成了“釉里黑”。直到宣德年间,因为对铜红釉烧造技术掌握较好,所以出现了较纯正的红色,纹饰浓淡自如。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器主要采用涂抹法,而洪武朝盛行的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瓷器却并不多见。
清三代时期,官窑中都有上乘的釉里红作品出现。和明代釉里红相比,清代釉里红在呈色上有了改进,呈色红中透紫,既没有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不会因烧制问题而出现灰黑或烧飞。同时,与明代釉里红相比,清代釉里红还在呈色上出现了浓淡色阶这一明显特点。藏品出手本不易,渠道选择需警惕。我司主要负责藏品甄选,藏品认可后对接国内各大一线拍卖行推荐参拍,成交后佣金较高。这里不直接收购,也不会通过图片给您藏品估高价。藏品价格根据市场综合而定!合作我们坦诚相待,不愿阿谀奉承!
此外,这个时期官窑釉里红大多采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复杂而多样的绘画方法相比,在表现能力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在装饰手段上大多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方法,比如雍正官窑的八仙过海青花釉里红碗上,以青花画八仙人物、釉里红画海水,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乾隆时的云蝠纹以青花画灵芝云,以釉里红画蝙蝠,也是非常成功的创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