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筹备铸造银元。次年四月初二,广东正式开铸了新式中国龙洋。由于“重量足,成色佳,且铸造精美,纹饰图案更富中国传统色彩,也就普遍为人所采用。”此后,各省纷纷设厂自铸,形成一股浪潮。在内地的影响下,再加上民间的强烈要求,新疆就在各地先后开铸银元了。当时喀什噶尔地方富庶,道库存银最多,因此,新疆大规模铸造成套的光绪银元从喀什地区开始。
喀什造大清银币湘平一两(图片来源:广州八方晋宝拍卖有限公司)
这件银元直径3.9厘米,重24.1克。面文“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左右两侧为老维吾尔文“Zarb Kashgar”(喀什造)、“BirSar”(壹两)、回历纪年1325;背龙,周围饰以花边。喀什造大清银币造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此币制作精美,正面为“大清银币”四字,上方为“喀什”三字,下缘记值“湘平壹两”四字,右边是维文“喀什制造”,左边是维文纪值“一两”和纪年“1325”(回历,即公元1970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背面蟠龙,上方为类似菊花或太阳的图饰,左右为不同花叶装饰,下缘是彩带结。工艺精美,压力均匀,且图案文字不很清晰,但它存世之珍罕为泉界共知。
经过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拍卖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就笔者观察,近年清代金币、清代银币、民国金币、民国银币、近代铜元以及现代金银币,都走出了各自不同的价格轨迹,有的品种甚至形成了独立的价格阶梯,如“喀什大清银币湘平一两”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喀什大清银币湘平一两”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玫钱币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世界,知名度极大的一枚,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