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釉色洁白,肥厚莹润如玉,无棕眼(一说对光斜视,可看到釉面满布极细的小孔,俗称'棕眼',并呈现似乎难以觉察的橘皮纹,由于孔眼细小紧密,它们与釉内的微小气泡使光线散射,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的柔和感,致使甜白釉成为既区别于历史上邢窑、定窑、德化窑、又不同于同时代及以后的景德镇白釉的一代绝品);
2.胎体极薄,能映见手指螺纹,大部分无纹饰,少数有暗花,题材多为双龙双凤,及莲花、玫瑰、山茶、牡丹等,纹饰极精细,圆润流畅(仿品纤细而板滞),但肉眼难以看出,需借光透视方见;
3.迎光透视,胎釉呈肉红色;足底折角积釉处呈淡淡的虾青色(水绿色或灰黄的光泽),釉面偶然显露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淡淡的虾青色;釉表有细橘皮纹和少量缩釉点;
4.永乐甜白釉的纹饰一般刻于内壁和盏心,宣德白釉碗、盏则刻于外壁和底面,另外纹饰趋向繁多;
5.永乐甜白釉的釉层有厚薄之分,器物的口、足边沿及带系的棱角处微露胎骨,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施釉不淌;器底不透光;
6.永乐甜白釉瓷品多数无款(一说永乐的甜白釉薄胎的多有款),有款的多为'永乐年制'四字划、印篆书款;
7.永乐器物四壁薄而透亮,但器底却不透,不仅是因胎厚,而且是由于烧制技术的特别,永乐甜白釉明代即有仿制,但胎体厚重,釉面闪黄或闪灰:
(1)宣德仿品的釉层中含大量气泡,釉面呈乳白色,施釉较厚;
(2)成化的甜白釉器可从足底露胎处见其制作、胎质的精细程度,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种,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
(3)弘治甜白釉器较永乐、宣德时略薄,器底均呈青色,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嘉靖;
(4)嘉靖时的胎釉与永乐极为相似;有一种暗花双凤碗为厚胎,圈足高深,器足修足不平,特别是釉面偶有黄褐色(或酱黄色)斑点,而永乐时白釉器的釉面则无此现象,且底足都很平整;清代康、雍、乾的甜白釉,其釉色白而不润,一般多闪青色,民窑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书写,也有暗刻楷书款,以青花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视,胎釉呈青灰色;现代仿品暗花、暗款过于清晰;
(5)雍正甜白釉白而微青,比较莹润,胎质较粗,装饰暗刻为多,题材有花草、山水等;雍正仿永乐甜白釉的同类器,则四壁透光,而器底也是透光的,这是永乐和雍正甜白釉的区别所在;藏品征集壹伍叁零叁柒贰贰壹玖壹。
(6)乾隆的甜白含粉较重且较白,釉质不及康、雍细腻,暗刻的多较繁复,如缠枝花草等;
(7)近代仿甜白的釉较稀薄,刻花线条粗糙,图案过于简单,有的虽仿制成薄胎的,但多不平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