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钱币“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历史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它是我国近代钱币中,流传广、影响的钱币品种,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以“袁大头”为代表的中国钱币今后很可能成为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金字塔迪拜预展精品:民国三年袁大头 此钱币重27.14g 直径为39.3mm.钱币的正面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图案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字样。纹饰线条粗细均匀,笔画堪畅自然,层次感强,视觉效果好,钱文清秀俊逸,浮雕感明显,可见匠师的雕刻工艺十分高超。藏品采用上乘贵金属银材质精制而成,银光灿烂,图案考究,外观造型美观,质感甚佳。整币整体设计古朴却不失高贵,简洁却不失别致,落落大方,十分精美。其铸造精美,品相完好,没有太多磨损,包浆醇厚。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其历史背景。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在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已久,且北洋政府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于是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政府所有,原先的各个官局所铸造发行的1元银元,由民国政府兑换并改铸,在一点的时期内,承认它们的价值等同于国币1元的价值。国币中的主币是1元银元,其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同时,银元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袁大头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古钱币的收藏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投资爱好者,各地钱币拍卖会也时常传出珍稀古钱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消息,社会上的各路人马及各种游资也想参与到古钱币的投资收藏中来,有行家及专家表示:古玩市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价格也会持续上涨,和人们生活水平有关,市场价格高的一些古玩也是比较多,就说古钱币,古钱币中的一些稀有珍品价格高达百万以上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