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瓷和青花五彩瓷两种。五彩瓷并不是一定要有五种彩,施彩多寡,要依据整体装饰效果来确定。现掌握的实物资料证明,金代磁州窑系烧造的釉上红、绿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
釉上五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彩绘画,再入窑以700℃至800℃炉火烧制而成,工艺简单。青花五彩瓷烧造工艺相对较复杂,先用青花料在坯上描绘出一定的纹样,罩上透明釉入窑烧制,再以红、黄、绿、紫、赭等色彩在已烧成的瓷器上进行描绘,最后再入窑以700℃低温烧成。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明宣德时期烧制的,但数量极少。明嘉靖时期,青花五彩工艺开始流行,至万历朝发展到高峰,器型有盘、碗、罐、盖盒、尊等。
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瓷器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还出现了专供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线拍行藏品征集 壹伍叁零叁柒贰贰一玖壹。
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其中明万历五彩瓷的特点如下:
1、器形主要有盘口瓶、蒜头瓶、花觚、八面倭角盆、盖罐、各式盒、洗、碗、盘、尊、壶、鼎等。文房用具有笔架、笔管、印泥盒等。此时大器件非常盛行,如大花觚、大蒜头瓶、大葫芦瓶、大洗口瓶等均为典型器物,另有创新器如壁瓶。《博物要览》载:“镂空花纹,填以五彩,华若云锦。”以镂空工艺和五彩相结合的装饰入法是五彩瓷在明代出现的新品种,无论官民窑均流行这种镂空器物。
2、胎体厚重烧制歪斜不圆的现象,在镂空瓶、盒类器上的表现突出。由于瓷土淘洗不净,胎质略显粗糙,但小器物制作仍很精细。釉面乳白莹润,早期造型规整,晚期较为草率,釉质肥润,釉色青白。后期的釉面与前期明显不同,釉面稀薄而呈青白色。万历民窑五彩器胎体较为厚重,胎质略粗。
3、纹饰多承袭嘉靖时期,但其构图方式一改前朝清新疏朗的风格,以图案纹饰繁密为主,采用的镂空工艺。纹饰仍以龙凤、花草为主,并有婴戏、八仙、百鹿等图案,也有道教色彩的图案。以吉祥内容为题材。绘画技法应用较少,草率,线条刻板,画面显得单调,纹饰中以青花勾线,色彩常常漫出线外,致使纹饰显得粗率而模糊。所画人物不是上身过大,就是下身过小,比例失调,人物形象不生动,缺乏神态,仅以色彩的热烈来烘托主题。龙凤等纹饰缺乏变化,显得千篇一律。与嘉靖五彩一样,也是久负盛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