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一代,景德镇制瓷业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金时代后,于乾隆中后期开始走向衰落。
嘉庆皇帝似无其祖辈那种热衷艺术品的雅兴,对烧造事宜无过高要求,加之自乾隆五十二年起景德镇御窑厂也已不设督陶官之职,改由地方官员兼任,故嘉庆时期的官窑瓷器传世品数量相对较少。
嘉庆以降,制瓷工艺水准下降,无论官窑民窑,产品渐露粗率风貌,种类逐渐减少,质量渐趋低下。
器物造型
嘉庆时期粉彩瓷器的造型,主要有梅瓶、蒜头瓶、包袱瓶、灯笼尊、石榴尊、贲巴壶、多穆壶、盖盒、烟壶及餐具、茶具等,前朝所盛行的双耳瓶、各式壁瓶以及法器、佛像、佛堂贡器等仍在烧制。
装饰纹样
嘉庆时期瓷器的装饰工艺基本因袭乾隆朝,纹饰繁琐、吉祥图案使用较多,但风格却不似前朝那般多样化。常见的图案纹饰有:龙纹、凤纹、蝙蝠、花鸟、山水、人物、瓜果、团花、勾莲、八宝、博古、诗文等吉祥纹饰,多见于色地粉彩的官窑器物上。
嘉庆粉彩的又一装饰特点为“百花不露地”的装饰技法,与前朝相比,这类器物更加趋向于“满”的通体装饰。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伍叁零叁柒贰贰一玖壹。
胎体釉色
嘉庆前期粉彩器物的胎质基本保持乾隆中晚期较为细腻润泽的质感,至后期胎体略显粗糙,厚薄不一。此时粉彩瓷器以色地为主,不甚平整,有波浪感,白地粉彩器物相对较少,釉面细润多白中闪青,釉面较薄匀。
款识特点
嘉庆官窑瓷器的款识的书风与乾隆时期相似,所见有青花、红彩、金彩及刻款,多为六字三行,以篆书为主,结体工整严谨,无边框;楷书则较为少见,所见有单方框四字红彩款,也有六字三行并环以双圈;一行排开的款识,多落款在器物的口沿外部或腰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