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鉴赏笔记】高古作品赏析——汉代木雕牛

2015-07-07 09:25:17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王歌
推荐关键字

  

汉代木牛

汉代彩绘木牛

  导言:自鉴赏笔记开篇以来,记者一直在探索一种方式既可以讲述艺术品鉴赏的知识,又使得文章避免教科书似的枯燥,也不断在尝试与藏家和艺术商人做访谈、对话等多种形式。近期,记者又结识了一位颇为有趣的藏家——雨哥(化名),愿意分享其个人收藏的故事及其鉴赏心得。记者也将通过系列文章来讲述他是如何辨识及欣赏古代器物,以飨读者。

  简单介绍下雨哥这位藏家,他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已有近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艺术市场”。出于对古代文物发自真心的喜爱,雨哥这些年来并没有追随市场大潮,而是一直我行我素的在收藏一些文物、研究价值较高的艺术品。通过仔细推敲每一件古代文物,雨哥从中获得无比的乐趣。

  牛在古人的观念中是一种充满神奇的动物,它不仅被视为力量和富裕的象征,同时还具有驱灾避邪的作用。据古籍记载,被华夏先民奉为“神农”的炎帝,就是人首牛身的形象。牛的形象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历朝历代各具特色的牛的造型不断出现,不难看出,牛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构成了人们重要的精神力量和依托。

  雨哥收藏有一尊木牛。高27厘米,长53厘米,以木凿刻而成,表面敷白色,在白色之上施黑彩和朱砂。木牛头部微昂前伸,脖颈僵直粗广,肩部和臀部脊状肌肉暴起,四肢肌肉发达,伫立地面。长尾向后扬起,划出有力的抛物线。黑白分明的眼睛撇向上方,鼻孔呈扩张状,仿佛正嗅辨着空气中散发的气味。双耳竖立,仿佛正注意倾听着前方的声音。雨哥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研究,这尊木牛应该是汉代的艺术作品。

  为什么能认定这尊木牛的年代就是汉代?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石刻、玉雕、 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其中木雕艺术成就非凡,以动物形状为主的木雕比较盛行。因秦汉时代厚葬成风,以俑陪葬的数量很大,到了汉代,官府甚至设有专门制作木俑的机构,使此时木俑数量和品种俱增。汉代木雕的特征是刀法酣畅明快,各种动物禽兽的形象和神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当时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木雕工艺。这件木牛就是当时比较优秀作品之一。

  

馆藏西汉木马

  从出土发掘的许多汉代木俑来看,体型较小的多以单块木头雕成,体型较大的则以榫铆结构拼接而成。此木牛的躯干、四肢、尾巴以及耳朵和角都是以木块单独削成,再采用铆合形体的方式进行组装。各部分造型特征都表现出牛的神态和性格特征。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就是牛的尾巴较长,并且上扬和坠下形成一条弧线,这非常符合汉代马、牛等动物尾巴造型特征。汉代之前或之后,动物俑的尾巴很少有流动飞舞状,尾巴的末端多呈现回收或者下垂。

彩绘木牛局部

  这件木牛以白色作底,上施黑、朱二色,并用简洁的点和线来绘出花纹,这种施彩方式也是在汉代多被采用的。在牛身上用黑线爽利地勾画弧线条纹,在其卷曲的中心用朱砂点绘,酷似战汉时期玉璧上谷纹特征。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是汉族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由于历经地下千年埋藏,器物木质纤维素大多因降解而流失,因此这尊木牛手感轻飘。用肉眼观察就能发现,木质中纤维素因遭受腐蚀、流失而具有糟朽木器的典型特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完好无损的木雕作品,但由内而外的千疮百孔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它的年代十分久远!

  既然木制品难以保留,那么这尊牛为什么得以幸存呢?

  也许是上天的惠顾,也许是它的运气太好,这尊木牛穿越两千年完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般情况下,木雕能够保存下来,跟当地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有关系。比如在甘肃就有很多出土木器得以保存,主要因为当地土地干旱,带有碱性的土壤形成保护膜,使地底下形成恒温恒湿的环境。另一种情况就是,南方地区的雨水或地下水充盈,墓葬或棺内充满水,阻隔了器物和外界之间的联系,墓葬中的一切生命运动都彻底停止了,两千多年没有改变。泡在水里只要没有氧气它就不会腐化。

  上述仅是地下保存状况。但等到出土时或出土后缺乏有效的科学保护措施和管理手段,器物同样难逃灭顶之灾。本来潮湿或密闭环境下的器物在来到地面后仍需经受自然干燥环境的考验。稍有不慎,木器病害将表现为糟朽、干裂、起翘、变形、残损、断裂、彩绘脱落等,甚至可能化为粉末。毕竟在地下埋藏了近2000年,环境发生了变化,木器的内部结构迅速发生了变化,木器自身结构失衡后加剧器物变形、残损在所难免。因此,将一件木器从水中捞出,需要在密闭脱水池中浸泡,并用甲醇置换器里饱含的水分;干坑出土的木器,也许进行加固处理,恢复文物的本来面目。

  这尊木牛是雨哥从国外拍卖所得,显然是早年出土流出国门的。既没有经过正规的出土发掘,出土后也没有经过权威机构施以养护,得以幸存也许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木牛本身材质。经过仔细研究,该木牛纹理似为楠木(直密的纹理也像侧柏,尚需经过科学验证),上述木种均是防腐蚀性非常好的材料。其二,它的埋藏条件出奇的好。第三,出土后的持有者富有养护经验,或者它被存放于一个非常有利于阴阳置换的环境里。

  相对于大量存世的陶俑或青铜造像,木牛的稀缺性显而易见吗?

  数千年来牛温顺踏实的形象及吃苦耐劳的品格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自古以来人们对牛就有极高的评价,故而出现大量以牛的形象制作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安徽望江遗址就出土陶牛首、辽宁后洼遗址出土的石雕牛头、到长沙河西出土的汉代陶牛、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木牛、甘肃秦安杨家沟出土的三彩牛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国宝级的文物。

  从材质上看,陶制品和青铜制品往往容易保存,而木制品则相对难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历史收藏价值和文物价值。再从木制品来看,出土木马很多,但牛很少,更显珍贵。牛是我国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是身份、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曾有一件拉车木牛俑,其雕刻技术纯朴娴熟,刀法概括简练,形象非常完整,整个牛车通长60厘米,全身涂黑色,形体饱满,健壮有力。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犁地木牛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魏晋画像砖——二牛犁地

  具体到这尊木牛,它的艺术特征在哪里?如何去鉴赏?

  这尊木雕牛不仅反映时代文明,也是汉代政治文化思想的写照,其艺术价值同样可圈可点,成为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标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其实,关于牛的雕塑品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它们总与农业生产和运输耕作分不开。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裕村出土了一件牛尊,其鼻上有一个明显的被用于栓系的棬。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内的彩绘画像石上,有一位农民牵着牛,绳的一端就是系在牛鼻环上。牛鼻上安环,有利于耕田种地,是牛被驯服的重要标志。武威市磨嘴子汉墓也出土一件犁田的牛俑。总而言之,牛总是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交通和辎重负载工具。借物寓意地反映了汉代中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由于牛通常与生产劳动或负重载物分不开,所以人们看到的牛俑往往通体黑彩,双角弯扬,硕颈屈背,四足蹬地用力拉车或耕田。用力之牛目光平静坚毅,两只眼睛目视前方,给人以沉重之感。

彩绘木牛(正面)

  然而眼前这尊木牛却是难得的悠闲自在。此牛以生活中常见的黄牛为原型,以简洁的线条和熟练的切削等手法刻划牛的神情怡然。没有穿上鼻环,也没有带着璎珞和革带,说明这尊牛无需承担重体力劳作。牛眼适当夸张地向上翻看,瞳眸炯炯有神作冥想状。嘴微上翘,牛延颈伸首、鼻孔开张,俨然一副萌态。以凹凸表现骨骼和筋骨,具有立体感,脖颈下尖细劲力的寥寥几笔墨线便表现出皮肤松弛下坠的质感,周身色彩明快简洁,轻盈而生动。躯干部分,在归于平静的时候,那尾巴的甩动在横观面构成了一个 “S”形,极其生动,激昂之情瞬间跃起。

  两千年前的汉代雕刻师基于对生活的深入了解,抓住被雕刻对象的本质,赋予木头以艺术生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前所未有地反映出牛的另一面——人情味和幽默感——把原始的浪漫精神、神异美学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其艺术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给人以乐观真实之感。欣赏这样的雕刻,使人们消除了暗淡的情绪和沉重感受,也忘却了兵戎和杀伐,代之以恬淡之情趣。这样的雕刻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龘藏·二零一六年秋季拍卖
成都崇古尚珍网络科技有限
预展时间:2016年10月19日 14:
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
海纳百川13届名家书画拍卖
上海博海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16年12月21日-22日
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
2016年秋季中国书画精品拍
北京御宝嘉和国际拍卖有限
预展时间:2016年10月21日-22日
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头条战报】佳士得香港秋拍26.27亿港
  2. 2【雅昌快讯】中贸圣佳2019秋拍预展启
  3. 3【雅昌专稿】无界无束!开放的杭州纤
  4. 4【看展预告】相貌·胡武功影像50年摄
  5. 5【雅昌快讯】时代最强音 二十世纪八
  6. 6陈雅婧:须磨弥吉郎藏齐白石书画研究
  7. 7全国征稿 | 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
  8. 8【战报 】刷新8位艺术家纪录 富艺斯香
  9. 9【逝者】突发!南京当代水墨艺术家陈
  10. 10【雅昌专稿】中国写实画派十五年:一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