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初顺治朝至康熙朝前期,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处于低潮,此时的制壶艺人,不见任何史料记载,唯独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徐喈凤编撰的《宜兴县志》记载了陈鸣远的事迹。并谓:"其年虽未老,而特为表之。"
"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款
清初顺治朝至康熙朝前期,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处于低潮,此时的制壶艺人,不见任何史料记载,唯独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徐喈凤编撰的《宜兴县志》记载了陈鸣远的事迹。并谓:"其年虽未老,而特为表之。"
此时的陈鸣远,极为活跃,"常至海盐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而与杨中允晚研交尤厚。"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廷揽,并与上述文人雅士合作,制作出不少精品紫砂壶。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云:"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作,紫棠色,上锓庚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制作精雅,真可与三代古器并列。"
陈鸣远传器不多,但陈鸣远的作品却为数不少,多为后人仿制。今天知道的有不少鸣远款的紫砂作品为蒋彦亭所仿,裴石民也曾获得"鸣远第二"的称号。
现藏南京博物院的南瓜壶,应为东陵瓜壶,为陈鸣远所制。该壶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瓜形身筒上的"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的诗句。"东陵式"是指东陵候种瓜而言。典故见于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召平者,故秦东陵候。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后世出现了许多歌颂东陵瓜的作品。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东陵瓜就是召平的化身。陈鸣远所制的东陵瓜壶,其用意更寓有深刻意义。
责任编辑:小萌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