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民窑青花经元末和洪武的成熟,逐渐扩大规模,奠定了艺术上的风格。
永乐则是把洪武形成的特色加以固化,一般来说,洪武,永乐和宣德的民窑青花从胎釉造型到青花纹饰都反映了粗犷的野性之美,和中后期的民窑青花相比独具魅力。
永乐时期青花瓷
永乐民窑青花瓷,时代收藏网认为具备以下几点:
胎骨——烧成情况良好,偶见僵胎,胎色白或白中含灰。
釉层——厚润,白中含青或淡卵青色,有些见细桔皮纹或开片。缩釉现象普遍,有缩釉点和缩釉线,分布于圏足上端和底面、碗心。砂底居多,碗心基本不见垫烧“涩圈”。
青花——和洪武相似,靛青色、灰黑或菁丽均有。青料积聚处有褐斑并表面下陷。有垂流和晕散。
纹饰——较洪武简约,用笔流畅。碗壁主题纹饰大多为图案性质、有松竹梅、束莲、团菊、花果、结带绣球、如意及人物、走兽、禽鸟等。
造型——以碗、盘、杯等日用器物为主。洪武早期流行的斜壁“凉棚式”碗已不见。具永乐特征的是底足的处理方式。
底面基本为平面,略隆起,有旋削纹和细小乳突。
圈足增高,在1-1,5厘米之间。内墙等于甚至高于外墙。内墙和底面垂直,和底面交接处切削干净不留残痕。洪武制品则内墙和底面大于90度如一斜坡,有残存胎土。外墙下部轻刀斜削。圏足底面平切,较洪武制品宽,在0.2 ~ 0.5厘米之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