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这里指能代表清代玉器制作风格的乾隆工,下同)的雕工是中国古代玉器制造史上最不见特征的时代,因为玉器制作雕工的多样化,折射着时代工艺工具的原始与落后,每有一点进改良,都会显现出与前朝在刀法上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利用不同时期的刀法表现来鉴定断代的原因之一。
清 乾隆高士牌
清代是一个刀法万法归一的集大成时代,尤其是在清中期的作品中,工匠能够如运用所能见到的各种刀法,同时,又会将比较生硬的雕琢痕迹通过精确的打磨工艺幻化为平滑细腻的光面,用“大雪无痕”来形容,不为过分。所以说,清代的刀法的包容内含最庞杂,同时表现形式又最简单。
清代玉牌
阴线,这是我们在讨论每一时期玉器刀法时必然要涉及的适题,清代的阴线质量直追战、汉,线条粗细均勾,刀口利落干净,走向准确,是古代玉器手工砣制质最好的线条之一。清代阴线与现代新工艺琢制的平直而规范的阴线在直观上有明品的区别,同样用一个“直”字形容,清代与现代表现形式的不同在于,清代的线条其实并不是像用尺子拉出的线一样笔直,但是给人的阅读感觉是直的,就像中国书法中的章法一样,虽然一行中每个字的中轴不一定在一条线上,但是整体上不会偏离一条共同的视觉中心线,这就是艺术概念下的“直”。最能体现清代玉器制作水平的,我以为不是雕制纹饰繁复精美的陈设器,而是看起来比较简单的玉牌子。正是因为玉牌子的表面设计相对简单,才会凸显出无可藏拙的工艺实力。
首先是线条,玉牌子的围框都是直线,而且没有遮掩,这在线条的琢制中是最难的,线条的优劣一览无遗。其次是铲地,清代玉牌子的形式是一面诗一面画,两面阳雕。既然阳雕,就要将纹饰线条以外的地子铲掉。一件精品玉牌子的地子应该具有平滑如镜的感觉,不能有一丝的波浪纹,即使面积很小的地子也应如此。铲地的工艺决定了地子的存在质量,清晚期乃至现代的玉牌子,在铲地的质量上,基本上没有能复制出清中期的作品出现。
再有就是打磨,清中期的打磨特征是带有厚实的油脂感,表面没有高光,好像高光被罩在硫酸纸里的感觉,在光面上能隐约见到不光滑的橘皮纹,把玩时的手感不是光滑,而是“腻”,这种感觉在光素的表面譬如清代的一种光素的“无饰牌”尤为明显。这是清中期典型的打磨效果,之后的仿品都难以达到。
清代玉器的制作在任何一个微小的画面上,都体现出很高的工艺水平,精品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据前辈讲,清代琢玉的工序分工鲜明,每个人都专司其艺,譬如设计出样、开料、粗雕、细琢、打磨等各个工序都有专人专擅,每个人的工艺优势都集中地共同展现在一件作品之上,即使一个小把件、小佩件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流水性集体协作的生产模式下产品的各种艺术、工艺指标绝对无可挑剔。
与此同时,又会引发高昂的制作成本的发生,这就是宫廷玉器与一般民间玉器的区别所在,民间玉器即使是精品,也不能混淆于乾隆工的重要原因之一。乾隆时期的玉雕图案讲究繁复多变,各司其职的玉匠凭借着这种图案的表现优势来实施巧夺天工的能事,其中对于雕琢中的细节的处理,是乾隆时期玉匠的独造本领。
譬如在以前的雕琢中,常见有入刀后收刀的痕迹,有些还有试刀的刀痕,表现在雕件上,就是出现“错刀”或“毛喳”。这些现象在清中期的乾隆玉器上,玉工处理得十分得当,将“错刀”、“毛喳”等痕迹用打磨的方式化掉,基本上看不见这种工艺瑕疵的存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