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与日本金缮教室“你好釉花”,于10月24日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举办为期5天的“日本金缮艺术展”。这是日本的金缮艺术在中国的首次亮相。本次展览得到中国日本友好协会、日本驻华大使馆、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雅昌艺术网的后援支持。届时将有70名参展人员从“乒乓外交”发祥地——名古屋来北京参加展览活动。
金缮艺术是陶艺和漆艺的衍生艺术。一千年前中国陶器就传到日本,但日本制陶是在八百年前。日本陶祖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僧道元到中国(宋朝)学习制陶技术,日本安贞年间(1227~29年)回濑户筑窑,按中国陶法开始在日本烧制陶器,这被认为是日本正式制陶的起源。濑户一带不仅保存着大量各时期的古窑,也诞生了荒川丰藏、加藤卓男等人间国宝。日本漆工的兴起是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与文化发达的中国(唐朝)交往频繁,中国的制漆技术传到日本的首都奈良。当时日本的漆艺主要是螺钿、平纹、密陀绘、漆皮、赤漆。这些都是唐代漆技的摄取和模仿。奈良时期的木漆艺术精品和唐代漆器精华至今还按原态保存在奈良的正仓院宝库中。
中国的陶瓷烧造技术、漆器制作技术传到日本后,经过本土化改良,在日本形成了特有的工艺体系。同样,在陶瓷器物的修复方面,与我国“锔瓷”不同,日本将漆艺技术用于陶瓷器物修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金缮工艺”。可以说,日本金缮艺术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此次展览的主办单位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是以驻华外交使团为对象,进行语言教学,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3百多位外国驻华大使在内的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万余名外交官曾在此就读。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柬埔寨宾努亲王等知名人士。自1983年至今,泰国诗琳通公主的九位中文教师均来自该中心。此次与“你好釉花”的合作展,是第一次将外国艺术介绍到中国。
“你好釉花”代表加藤利惠子,是在日本陶瓷界颇有影响的加藤幸兵卫家族成员。她的祖先在1804年创办的幸兵卫窑是德川幕府的御用窑。当时向江户城本丸、西御丸进贡的主要为青花食器。到了幸兵卫窑第三代,对明宣德青花更是情有独钟。第四代、第五代幸兵卫也烧制了大量青瓷、青花、赤绘、天目等中国风格的陶瓷艺术精品。幸兵卫窑的第六代掌门人加藤卓男,也就是加藤利惠子的叔父,受日本宫内厅委托,复原、制作正仓院的唐三彩。加藤卓男历时9年潜心研究,终于获得成功,他烧制的“三彩鼓胴”和“二彩钵”被纳入正仓院宝库。由于这一业绩,1995年加藤卓男被认定为“三彩”技法,这一国家指定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持者,获得“人间国宝”荣誉称号。可以说,幸兵卫家族与中国陶瓷,尤其是起源于中国的“三彩”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此次“日本金缮艺术展”的全部展品都出自于“你好釉花”金缮教室的师生之手。由于得到幸兵卫窑的历史传承,加藤利惠子在其金缮教学中始终固守传统,将正统的金缮技法传授给学生。从出展的二百件作品可以看出,其修饰手法中融入了很多传统艺术形式,如螺钿、莳绘、雕刻、绘画等。
通过“你好釉花”师生的精美作品展示,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高水准的金缮艺术,还能通过影像、图片、现场讲解等形式,了解日本的金缮制作工艺,体会到孜孜不倦的匠人精神,也为两国艺术家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开辟了中日间文化交流又一新的合作领域,对促进两国陶艺、漆艺、茶艺等传统文化发展,对文博珍贵艺术品修复技术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为一般观众丰富个人文化生活、增加艺术修养提供借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