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中华的古陶瓷不但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釉彩鲜艳晶莹,造型典雅,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也是紧跟潮流,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外表和 style。这个时候古陶瓷的装饰工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不同时代的陶瓷有着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工艺,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这些装饰工艺背后可是蕴含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潮流风向呢。那么,咱就来安利一波儿这些不同时代的陶瓷装饰工艺干货~
古代人民实在是智慧爆表,陶瓷装饰工艺的种类简直异彩纷呈,但是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了解这些独特的陶瓷装饰工艺,对于古瓷器的鉴赏、辨伪至关重要。
归纳起来,古代陶瓷的装饰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印花
景德镇人物印花三星小碗
用刻有装饰纹饰的印花或印戳,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饰的范制坯,直接在器物上留下花纹,分为阳纹和阴纹两种。印花始于汉代,宋之时南北许多窑口产品盛行印花装饰。临汝窑、定窑、景德镇窑等较著名。
2、贴花,亦称印贴花
宋朝龙泉青瓷贴花葫芦瓶
一是用印范印出带有浮雕状纹饰的坯片,然后贴于瓷品的坯体上。贴花一般在施釉前进行。如在施釉后贴上去的,烧成后贴花部分露出胎色,称为露胎贴花。
二是剪纸贴花。将剪刻成的纸花贴在未施釉或已施底釉的坯体上,施釉后揭去纸花,然后入窑烧成。宋代磁州窑曾大量烧制这种瓷器。
三是树叶贴花。是宋代吉州窑所独创的一种贴花技术,将经过处理的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出现木叶纹,轮廓、叶脉清晰自然。
四是塑皮贴花。这是辽朝瓷器的特有装饰技法,代表了金辽民族的风格,风格粗犷古朴。
3、剔花
宋代黑釉剔花牡丹纹瓶
有留花刻底、留底刻花两种。在敷有深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绘出花纹,然后将花纹外的空间或花纹本身部分的化妆土剔去,露出胎色,再施以透明釉烧成,具有浮雕效果。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的制品最具特色。
4、刻花
元枢府刻花罐
用刀具在瓷坯上刻出花纹的装饰技法,多为阴纹单线。流行于五代以后,越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大量烧制。
5、划花
宋代登封窑瓷器珍珠地划花瓷枕
用竹、骨或金属针在坯体上划出花纹,花纹均由粗细大致相等的阴纹线条组成。始见于汉代,宋磁州窑的珍珠底划花十分有名,即在主题纹饰外的空隙处划饰又细又密的珍珠纹,艺术效果别具一格。
6、镂雕
宋代定窑镂雕莲纹罐盖
又称镂花、镂空、透雕。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成浮雕状,或将花纹外的空间雕透,是常用装饰技法。
7、锦地开光
广彩锦地开光人物纹大海碗
在繁密、规整的织锦般的底纹中空出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底,用之绘制主要纹饰,与锦底形成主次、疏密、虚实的对比变化,使整个装饰显得活泼。宋吉州窑有这类品种,明清时景德镇窑制品尤为精美。
8、彩绘
大清康熙年间制款手工彩绘花竹花纹瓷盘
有素彩、五彩、斗彩和粉彩等。明以前多为素彩。素彩多用单一的青花、墨彩、红彩,以毛笔绘制纹饰。五彩则用多种颜色绘制。斗彩是以青花勾轮廓,再填其他颜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