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问世之日起,就备受世人的推崇。明高濂《遵生八笺》一书评论明代瓷器时说:“余意,青花成窑,不及宣窑,五彩宣窑不如宪窑。”清朱琰《陶说》论及宣德青花亦云:“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宣德朝后,宣德青花余波未息,明代自嘉靖朝始即大量仿制宣德青花,此后历朝都在仿效。
宣德青花甚是被世人的青睐,因为它一改元青花那种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宣德青花发色蔚蓝、苍翠,浓者如寒铁,淡者似翳云,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竟如在宣纸上画出的水墨画一般,妙造自然,别有风趣。其绘画图案的构思布局,以及笔线的勾、勒、点、染也是中国画固有的笔墨,气韵生动,浑厚华滋,充分表现出一种绘画的趣致。
明宣德 青花系列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馆藏)
宣德青花所形成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苏麻离青料具较强的晕散性能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宣德皇帝的艺术修养,造就了明初宫廷艺术的蓬勃发展,终使得宣德青花在艺术上得以冠绝后代。
明宣德 青花海水瑞兽纹高足碗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馆藏)
宣德青花器在继承前代元朝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造型种类变的更加多样,生产数量增大,产品不仅供宫廷与民间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作为赠品及商品大量流往其他国家和民族,宣德青花高足碗就恰好正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高足碗,这种器形从元代开始,突然风行开来。入明以后,此风更炽。直至延续到清乾隆朝之后,这股流行了数百年的风潮才逐渐隐去。高足碗的起源很早,形制来源于高足杯的变化演进,有学者提出,目前被认为发现最早的隋唐时期的中国南方制造的瓷质高足杯,仿自罗马拜占庭器物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明宣德 青花植物纹花棱高足碗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馆藏)
宣德青花高足碗,有大中小之分。造型多样,器足有空心和平底两种。器壁多绘缠枝花、海水龙、海兽、人物及阿拉伯文。有的青花器中还掺有釉里红、五彩等品种,其工艺美轮美奂,质量之高,堪称空前绝后。
明宣德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高足碗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馆藏)
《饮流斋说瓷》中述:“高足碗,浮屠喜于佛前贮供品,故又称佛碗也。”自永乐、宣德起,高足碗不仅作为皇室官窑御器,也逐渐被作为向中国藏区供佛专用的礼器而送往寺庙进行供奉神佛,以此开启了此后数百年高足碗在藏地寺院的流行风潮。关于这段历史背景就与明成祖、明宣宗的宗教信仰有关了。
永乐年间是明朝经营西藏的重要时期,也是明朝治藏政策的完善与定型时期。明成祖开始施行众多的分封供赏制度,这些分封行动,从而引发藏区各地政教首领争相前来朝贡请封的情形,对此明廷则在经济上给予数倍甚至数百倍优厚的回赏,以扩大对藏区的影响,加强同西藏各地方势力的联系。而这一时期,以宫廷主导生产的前所未见的精美金铜佛像、瓷器等,来赏赐西藏上层僧俗,便是扩大宫廷对西藏影响的一种最有效方式。后朝也遵循此规一直继承沿用。
明宣德 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高足碗
(西藏萨迦寺藏)
说起在西藏寺庙供奉神佛的高足碗,一件可以说被视为国宝的明宣德高足碗相当值得一提。这件全名为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高足碗的瓷器在萨迦寺被一个偶然的机会呈现在大众眼前。这件高足碗出自景德镇官窑,高11.5 cm,口径17cm。碗口口沿内测有一周16字的青花藏文吉祥经,意思是“白昼安宁夜安宁,白日中午得安宁,昼夜长久安宁兮,三宝保佑安且宁。”字体工整挺秀,寓意深刻美好,装饰效果尤其出彩。
瓷器外侧一圈青花云龙纹,龙纹边饰以下两圈青花弦纹,和莲池鸳鸯纹饰,鸳鸯和莲花纹的组合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典型的“满池娇”图案。在碗底,可以看到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清晰地诉说着自己是来自中国明代宣德年间。
宣德皇帝有着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书画才艺可与宋徽宗媲美。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到:“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争胜。”还曾决心恢复北宋徽宗宣和书院,招揽各路名家入宫隶属于仁智殿及武英殿供职,即后人所说的“宣德画院”。它一扫元人的影响,代之以南宋风骨,此种画风自然也促进了明初宫廷艺术的发展风格,并为宣德青花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艺术蓝本。
明宣德 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
(法国吉美博物馆)
仅以宣德青花海水龙纹为例,其海水汹涌澎湃之势,其勇猛矫健之态,在中国历代海水龙纹中实属罕见。
这件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高足碗,器身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水波涛汹涌,一条矫健的白色行龙横亘于惊涛骇浪之间。由于匠师用笔洒脱奔放,犹如纸上挥毫,故游龙神采飘逸大有腾云致雨的气势,海水连天翻涌又有铺天盖地而来之感。后人评说宣德青花“开一代未有之奇”,实非过誉之词。
明宣德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
宣德青花高足碗中还有仕女人物画,描绘之细腻,也能成为明清青花之首。但宣德瓷器中人物纹较少,所见者均文人士大夫的气息浓厚。这件宣德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碗撇口,高足中空。外壁绘二仕女对坐赏画,衬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足柄绘山石树木。碗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器纹饰布局舒朗,场面开阔,意境清幽。表现着一种恬静淡漠的格调。也是典型的宫廷御用器。
明宣德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沈德符《敝帚斋余谈》评到:“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余见御用一茶盏,乃画‘轻罗小扇扑流萤’者,其人物毫发具备,俨然一幅李思训画也。”
宣德皇帝的青花瓷器独具其特色,也从不同方面反映着朱瞻基的宫廷生活与审美情趣。这么些件宣德青花高足碗能够蜚声中外驰誉艺林,不仅仅说明着宣德时瓷器烧造的工艺高超,同时也将皇帝的喜好和对宗教的信仰寄托于此,精妙绝伦一一呈现。
来源:观瓷书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程立雪 010-80480998-799clx@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